正文

私募可交换债成机构掘金新阵地

玩球网 2016-09-23 00:00:00

  随着对上市公司定增、减持监管的趋严,可交换债作为新型融资工具受到上市公司股东的欢迎。今年以来,可交换债市场呈现井喷态势,在“资产荒”背景下,机构也纷纷掘金这一新领域。

  供需两旺 市场井喷

  在一些公私募基金人士看来,传统的定增市场已是一片“红海”,新兴的私募可交换债市场正成为机构掘金的新阵地。这一曾经的小众品种,由于较好地结合了上市公司股东在融资端和投资机构在投资端的诉求,有逐渐发展成为“常用工具”的趋势。对于投资者而言,私募可交换债“进可攻,退可守”,并且由于条款灵活,可通过条款设计满足不同的需求;对于上市公司股东而言,可交换债既可用于融资又可以用于减持。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曾令华分析表示,私募可交换债的出现,解决了投资者的终极“痛点”——怕亏损。私募可交换债因为是私募发行,在条款的博弈上空间更大,一般会有“债底”,即持有至到期仍有正收益。有了这条,意味着持有亏损的风险仅在于信用风险。而对于上市公司股东而言,如果作为融资工具,可交换债相对于股权质押具有利率更低、质押率更高、更长的融资期限和更宽松的补仓要求的优势。作为减持工具,相比大宗交易和直接减持,也有几项优势:限售期可以完成债券发行;减持价一般为溢价,价格更高;对二级市场冲击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