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家中等规模的私募最近遇到一件事儿:即将发行的新产品,原本已经谈好了两个客户,一家创业板公司、一家新三板公司,不约而同取消购买计划。 和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原本就难吸引到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的私募产品,进入8月份后,在这一客户群体上的拓展似乎更显艰难。这背后,反映的或许是实体经济的零星现状。 上市公司“放鸽子” “7月份我们谈好的,秋季行情前发个新产品,他们用闲置资金认购点儿,没想到上周给他们发产品计划后,没两天就通知我说,暂时没办法投了。这鸽子放的,一下子两个大客户就没了。”前述上海这家私募老总向《金证券》记者讲述事情的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