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杜雨萌 2016年不仅是国企的结构改革年,也是央企恢复效益的关键时期,虽然改革面临巨大压力,但同样蕴含着重大机遇。就现阶段来看,国企改革除了如“南北车”似的两两合并以及“中建材与中材”的业务整合外,近来,一种全新的改革模式跃入眼前——央企间交叉持股。 6月21日,武钢股份发布公告称,武钢集团将所持有的5亿股武钢股份,无偿划转给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相关股票过户已完成。武钢集团称,这是为了深化双方战略合作,促进生产经营长期稳定发展;而就在上周五,中石油也宣布,将6.24亿股A股股份无偿划转给宝钢集团,其市值约为45亿元。 “从这两次交叉持股的主要参与方来看,都是属于油气、钢铁、海运等产能过剩问题比较严重的行业类央企。从目前公布的交叉持股比例来说,新股东的持股比例相对较小,也就是说,从股权制约角度来增强相关公司治理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所以这种交叉持股不太可能属于通过混改改善‘一股独大’的公司治理结构,否则的话,这种行政划拨其实是可以划拨更大的持股比例,进一步提高新股东的话语权。”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