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股权众筹平台陷定位迷失 专家建议走下“神坛”

玩球网 2016-06-17 00:00:00

  □本报记者 徐文擎

  36氪宏力能源的“罗生门”事件虽未平息,但平台、融资方、投资人在各方的关注和压力下正回归到可洽谈、可协商的框架中。不过,比起事件本身,由此引发的关于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简称“股权众筹”)平台权责边界的讨论,受到业界、法律界、民间协会、研究机构等多方的持续关注。

  各方人士认为,股权众筹平台应该坚守纯信息撮合中介的角色,缩小权力边界,如深度介入项目本身,容易给投资者造成兜底的误导;同时,平台应该严把合格投资者制度的关口,执行销售适当性和风险匹配的原则。对于投资人,需要认清风险投资的本质,强化独立判断的意识,为自己的投资决策买单。

  多位资深的业内人士则呼吁,股权众筹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监管政策在各项制度和交易细节上的落地,希望监管尽快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