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评论: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暴跌可能性不大

玩球网 2016-06-06 00:00:00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汪红驹

  自2015年12月初开始,以黑色系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经过一轮暴涨之后,4月下旬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已出现回落态势。在国际经济疲弱、中国经济保持L型增长态势下,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宏观政策主基调,宽松货币和信贷强刺激的情景被排除,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并获得支撑后,小幅波动向上的可能性较大,再次暴涨和暴跌的可能性大为降低。

  笔者认为,大宗商品未来走势取决于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国际经济仍将维持疲弱复苏局面。近期国际油价反弹,以纽约原油期货主合约(NYMEX)为例,2016年2月中旬创下12年来每桶26美元新低后,上涨至目前50美元左右。从需求看,国际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原油价格持续上涨。2016年原油价格从2016年4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再次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估值,预计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3.2%,比1月份预测值低0.2%。美国经济去年四季度意外放缓,今年一季度继续放缓,环比仅增长0.5%,比上一季度低0.9个百分点。欧盟一季度经济环比增长也只有0.5%。同时,IMF将2016年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预估值下调0.2个百分点至4.1%,其中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南非分别被下调0.8、0.3、0.2和0.1个百分点。

  另外,一季度油价上升与欧洲和日本推行负利率以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投机资金从股市流向商品市场,美国一季度加息预期减弱,美元指数走软等也有关联。从供给侧看,导致本轮油价低位回升的主要原因包括传统产油国如沙特、俄罗斯等达成冻产协议,美国页岩油井关停数量上升等,但能源革命已经改变能源供给格局,新能源是制约油价暴涨的技术因素。因此国际实体经济供需两方面的因素都不支持原油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