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评论:“刚性兑付”被打破后

玩球网 2016-05-18 00:00:00

  □兴业全球基金 黄鼎钧

  债券投资在过去一直有着“刚性兑付”的预期心理,投资人几乎认为债券不会违约,就算发生违约,还会有政府来协助偿还。但是这个预期在2014年开始逐渐被个别违约事件打破。

  自2014年的“超日债”违约以来,2014年至2016年初经历了越来越多的违约个案,“刚性兑付”正在成为历史。而近期多起违约事件的爆发,也引发了债市较大的恐慌,债券市场收益率明显回调。但是“刚性兑付”的打破对债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为何是利大于弊?因为在“刚性兑付”的预期作用下,发债主体的经营情况、还债能力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优质公司、龙头企业发行的债券利率与风险较高的企业没有太大差别,风险较高的发债主体不需要提高融资成本,也可以与好的企业一样融到相同金额的资金,使得整个债券市场没有有效的对信用风险的认识,也无法清楚地通过“债券收益率”对信用风险进行充分的定价。简单的说,就像表现好的学生没有受到奖励,表现不好的学生也不会受到惩罚一样。因此,债券市场对于“刚性兑付”的预期打破,使得投资人必须充分认识债券的信用风险,进而使专业机构投资者需要对违约风险有更好的定价能力,从而使资金的利用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