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定价权之殇:期市交易放量的红与黑

玩球网 2016-05-03 00:00:00

  □本报记者 张利静

  “五一”假期,期货人的朋友圈中,节前沸腾的“黑色系”调侃渐渐被其他话题所淹没。

  而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内,期货市场由于交易过热趋势遭遇监管风暴: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连下17道调控令,为期货市场降温,包括上调商品交易手续费,调整交易保证金及涨跌停板幅度等。商品期货领域之外,一些“大V、专家、学者”纷纷转行去评论大宗商品。在看似矛盾的现实和预期角力中,期市交易放量背后,究竟是一个好时代的序曲,还是一个“坏孩子”的表演呢?

  分析人士指出,商品期货核心能力之一就是对各种资源的定价能力,商品价格上涨只是市场信号而非本质。期货杠杆本身可以满足实体企业低成本规避风险的需求,但它也可令投机头寸盈利和损失扩大。没有根据的“威胁论”不利市场发展,投资者需要认清价格波动背后的本质,做好风险防控是进行包括期货在内一切投资的前提,投资者还可通过由专业人士操作的基金产品等,参与期市波动红利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