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1日讯(记者 臧允浩)日前,福安药业公告称,拟作价15亿元收购只楚药业全部股权。后者作为一家原料制药企业,抗生素类的原料药是其营收的主要来源。 在“限抗”的行业背景下,福安药业逆势收购一家抗生素药企令人费解。此外,更令人讶然的是,就在福安药业公布收购预案的近三个月前,只楚药业曾发生股权转让。其中,刘洪海、唐茂锋设立的烟台市楚锋投资中心(下称“楚锋投资”)以3250万元价格从只楚药业股东GP公司手中受让12.74%股权。待到福安药业着手收购是,这部分股权的价格已升至1.911亿元,短短三个月的股权腾挪便让上述股东获利1.59亿元。 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刘洪海、唐茂锋分别为只楚药业董事长、总经理。工商信息显示,楚锋投资成立于2015年10月12日。而在10月1日,福安药业发布停牌公告宣布与只楚药业筹划重大事项。显然,楚锋投资的成立与此次重组在时间点上甚为接近。那么,楚锋投资在此时成立并受让股权的目的是什么?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利害关系呢? 对于诸多疑问,1月28日中国经济网记者分别致电福安药业、只楚药业,但均未获得对方正面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