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锦秋 6月23日乐视网发布公告称,近日该公司将与贾跃亭先生签署第一笔资金的《借款协议》,借款金额不少于25亿元,借款期限不少于十年,免收利息;借款到期后,公司将有权根据自身经营状况自主决定续借或者偿还,所涉关联交易亦需经董事会与股东会审议,届时贾跃亭先生将回避对应关联的表决。笔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但显然贾跃亭本人才是减持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建议尽快严格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 贾跃亭在5月份提出的减持理由是“为缓解上市公司资金压力”。实际上,单就贾跃亭以减持所获资金来借给乐视网而言,这也很难说是“善举”。因为贾跃亭真正借出的只是股票(虽然原始股也有成本,但通过分红,成本可以降到很低甚至为零),而非从自己兜里掏出真金白银,真正的“贡献者”是二级市场接盘的股民,这等于股民自己用钱在为上市公司解资金燃眉之急。 贾跃亭一系列的运作如同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尽管借出的资金将面临10年甚至更长的通货膨胀无形损耗,但基于其减持是在市盈率二三百倍的价位,这显然已经回避了未来股价泡沫破裂的风险,股权变债权,其所得不小。至于未来上市公司是否续借,笔者并不看好,即使未来由其他董事或股东来投票决定此事,但其他董事或股东是否会与贾跃亭真正相互独立,这很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