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汤亚平 继申万宏源证券和兴业证券暂停部分融资规模较大的股票的融资买入之后,降杠杆得到越来越多券商的响应,华泰证券6月1日宣布对客户信用账户持仓集中度采取分级控制;国盛证券6月4日决定将创业板股票全部调出融资融券标的,并调整创业板股票的可充抵保证金的折算率。6月8日,国泰君安证券也加入到降杠杆的阵营中来。 6月9日,广发、银河等券商集中发布关于调整提高两融业务的保证金比例,并对持仓集中度提出了要求,在个股方面则普遍降低了折算比率。同日,申万宏源对44个标的作出调整,有不少杠杆基金如白酒b、高铁b等折算率被降低到0;国信证券对可冲抵保证金的证券作出调整,涉及51只证券,其中有47只证券,包括一些债券以及分级基金被调入,折算率从0.65到0.95不等。 业界认为,如果说此前券商提高客户保证金比例、调低标的物担保折算率,尚属于两融“限速”的话,那么,券商将单只个股直接剔出融资买入标的证券,无疑是针对性极强的两融“限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