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背景下,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之风劲吹。同花顺数据显示,5月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大股东净减持60多亿股,合计金额近900亿元。同时,5月产业资本减持金额环比增加66%,减持之风有越刮越烈之势。 大股东减持理由可谓花样百出,有的谋求资本运作,有的纯粹是逢高套现,有的借道约定购回式交易变相融资,更有甚者不惜违规抛售。当前a股市场呈现高股价、高估值状态,让很多大股东选择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这种大股东“跑路现象”,应该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 减持理由花样百出 5月20日,中粮生化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大耀香港有限公司于5月14日至5月18日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合计8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3%。这是今年5月以来大耀香港第四次减持,持股比例由5月初的20.74%下降至15.76%。在“中粮系”重组预期强烈的背景下,大耀香港的连续减持,可以解读为控股股东逢高“金蝉脱壳”。广发证券人士认为,大耀香港减持之余,也有腾挪混改等的改革空间之意。此外,重庆钢铁控股股东重钢集团近期连续减持公司股票,或也有后期资本运作等的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