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监管层有关场外配资的相关监管措施在上周末引发市场关注。上证报记者从券商处了解到,此次监管行动并非突然袭击,而是继4月17日证监会通报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开展情况之后的持续监管。 记者了解到,上周末有券商向旗下分支机构下发关于全面自查、自纠参与场外配资、为场外配资提供服务或便利等相关问题的通知,要求营业部自查“与恒生电子签订协议利用homs系统为客户间配资提供服务或便利等行为。” 相关人士透露,此次券商自查源自上周监管部门组织部分券商参加会议,对一些未能有效落实此前监管要求的券商提出了严格的自查、自纠要求。 中国证监会于4月17日通报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开展情况,明确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活动,不得为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提供数据端口等服务或便利”。据了解,在此之后,多数券商开始停止新开利用homs系统进行的场外配资账户,同时对存量账户进行逐步清理。但少数券商相关工作开展较慢,出现了场外配资需求“搬家”的现象,引起同业不满和投诉,由此引发新一轮集中监管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