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坐上首富交椅的李河君个人财富几乎遭遇“腰斩”,蒸发了近千亿。这一切缘于5月2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跌。李河君控股的汉能薄膜发电(00566.hk)早上10时15分左右突然跳崖式下跌,25分钟内跌去56.947%,报3.91港元,成交1.75亿股,成交额10.51亿港元。该公司公告10时40分起短暂停牌。11时44分,该公司披露,有内幕消息公布。 根据此前港交所披露的交易资料,李河君通过关联公司持有汉能薄膜发电80.75%股份,据此计算,在开市后的70分钟内,汉能大跌47%,李河君身家瞬间蒸发了1167亿港元,折合约935.5亿人民币,平均下来,每分钟跌去约13亿人民币。 汉能被称“画饼高手” 5月8日出炉的《2015新财富500富人榜》显示,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以1655亿元的身家蝉联中国首富,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和万达集团创始人王健林分别以1457亿元和1275亿元位居第二位、第三位。与马云、王健林相比较,李河君则显得神秘而低调。听过李河君和汉能集团大名的人并不多,也只有在能源界圈子里面,李河君及其汉能集团的名字才比较响亮。不过,在能源圈里面,李河君的名声颇具争议,有人说他骗钱,甚至在其任掌门的汉能控股集团,都有人站出来隔空大骂“李河君就是吹牛大王、画饼高手”。 汉能集团的资金运作一直受到全球顶级财经媒体英国金融时报的质疑。根据金融时报对其近期财报的分析,该公司惊人的增长背后,存在一些不同寻常的做法。汉能集团与其港股上市公司汉能薄膜之间,存在异常密切的商业联系。 简单说,通过向母公司出售生产设备,再将母公司生产完的材料购回,继而给母公司的下游企业或别家企业安装,也就是通过简单的左右手来回倒的运作模式,汉能薄膜轻松获得50%以上的净利润率。自2010年以来汉能薄膜发电合计实现148亿港元(合19亿美元)营收,几乎全部为向母公司汉能集团销售设备所得。 对这一“光伏界阿里巴巴”的业绩表现,有业内人士一度调侃,账面毛利润率高达85.1%(直逼赌场银河娱乐),净利润率53.8%(媲美天合化工),股价过去一年中升了2.55倍,市值也达到了1592.93亿港币(比蓝筹的华润置地还多200亿)。 妖股:半年股价翻了7倍 在香港资本市场上,汉能薄膜发电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妖股”。过去三四年时间里,汉能集团打造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太阳能上市公司。3月,汉能集团旗下在港交所挂牌的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总市值突破3000亿港元,一举超越了国内所有太阳能企业市值总和。 市场对于“妖股”汉能薄膜的咋舌表现,也不陌生。股价的持续暴涨,让其收获了“妖股”之名。据统计,去年12月1日,股价仅1.94港元的汉能薄膜发电不断飙升,短短一个月涨幅达到38%。此后的4个月,股价依旧强劲攀升,最高攀至9.07港元。而在2014年9月初,汉能薄膜股价仅为1.2港元,换言之,半年内股价翻了七倍。然而,在同一期间,同行业多数企业的股价却在下跌。 英国金融时报还质疑汉能薄膜涉及股价操纵。以10分钟为单位。金融时报分析了2013年1月2日至2015年2月9日间汉能薄膜股票的复合波动幅度。结果显示,在25个月中,有23个月该公司股价在交易日的最后10分钟上涨。而在这最后10分钟,该股票复合增长536%。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金融学教授拉杰什·阿加沃尔在看过金融时报的调查结果后,认为存在操纵的可能性:“这只股票过去两年的走势显示出系统性操纵的特点。这种收盘前10分钟大涨的模式是极不可能随机出现的。” 内地港股通投资者亏12亿港元 据统计,内地投资者自沪港通开通后,截至5月19日,净买入25.71亿元汉能股份,以停牌前股价计算,账面损失将达12亿元。 对于汉能薄膜发电股价暴跌,有业界人士表示有传香港证监会早就开始调查,但一直找不到确切证据,因为这种操控股价外面很难找证据,除非有人举报并提供有力证据。现在估计有利益纠纷,有人提供证据了,或帮忙做庄的人突然有资金压力,所以抛售。综合 影响 四成投资者称利空a股光伏股 巧合的是,汉能股价跳崖式下跌前夜,同样属于太阳能行业的中国在纽交所上市公司英利(nyse:yge)同样出现股价暴跌,5月19日,英利股价突然从1.49美元急跌36.91%至0.94美元。在某门户网站的调查中,截至昨日16:05有超1300人参与,其中39%的投资者认为利空光伏概念a股。 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