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沪深两市的交投热情达到空前的高度,据统计,上周两市日均成交额高达11938.41亿元,其中周二更是达到了14153.09亿元,而市场人士认为,超万亿元的量能为沪深股指进一步上行提供更多想象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沪深两市大宗交易情况尤为引人关注。分析人士表示,通常来看,作为大宗交易的常见卖出方,重要股东的减持为公司发展前景增添一层迷雾;但更为重要的是,通常为大宗交易买方的机构等市场主力资金,以通过实际行动表达了其对公司未来股价的看好,而他们的动向往往透露后市市场中的热点。 随着市场成交额进入万亿元量级,沪深两市的大宗交易平台也热闹非凡。从上周大宗交易整体情况来看,上周大宗交易累计成交额为236.30亿元,累计成交量为17.49亿股。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周大宗交易成交额连续第二周超过200亿元,也是今年以来第三次超过200亿元,此前的两周分别为2月9日至2月13日以及3月16日至3月20日。 而上周又有哪些个股成为大宗交易平台上的常客呢?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上周沪深两市共计发生大宗交易374次,其中,宝莱特(14次)、合众思壮(11次)、洽洽食品(9次)、上海电气(9次)、伊立浦(9次)、中国平安(9次)等个股成为上周大宗交易平台上最常见的面孔。从成交金额来看,中国平安(249325.66万元)、京东方a(153332万元)、中科金财(99067万元)、上海电气(81367万元)、博腾股份(81075.84万元)、飞利信(75455.4万元)、赛象科技(73654.14万元)等个股上周大宗交易成交额均超过7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