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聯賽已成為全球競爭最激烈的足球聯賽,龐大的商業利益讓各隊獲得豐厚資金,並將大部分收入投入轉會市場擴軍。從爭冠熱門利物浦、曼城、阿仙奴,到升班馬新特蘭及般尼,動輒豪擲上億英鎊引援已經成為常態。在這樣的環境下,不願或無法大灑金錢的球隊,很可能面臨「不進則退」的困境。 近年英超轉播收益驚人,連下游球隊都變得財力雄厚,使得「花錢護級」成為生存法則。然而,剛奪得隊史首座足總盃的水晶宮卻選擇維持原有陣容迎接新賽季,此舉雖勇氣可嘉,但考慮到他們上季僅排名英超第12位,加上新賽季需分心歐戰,成績恐將進一步下滑。 同樣面臨挑戰的還有「豪門」紐卡素及阿士東維拉。紐卡素今夏在轉會市場屢遭截胡,而維拉則受財政公平條例(FFP)限制,兩隊均未有亮眼收購,卻需分別應付歐聯及歐霸賽事。多線作戰加上陣容深度不足,極可能導致聯賽排名大幅下跌。 前利物浦主帥高洛普曾高調反對「金錢足球」,但最終仍不得不砸重金收購球星以爭奪冠軍,反映英超現今的生態。在轉會市場上,不投入就意味着競爭力下降,甚至可能陷入降班危機。\大公報記者梁潤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