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5日举办“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专题新闻发布会,其间,多次提及激活民间投资。 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欧鸿在此间表示,要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提高直接融资水平和再投资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间投资的支持力度。 除此之外,他透露,国家发改委还将从三个方面做好促进民间投资工作。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民间投资条件。研究出台新形势下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支持民间投资参与102项重大工程等建设。推动合理降低民营企业运营成本。 二是,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吸引民间投资参与。鼓励引导民间资本采用PPP等方式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提高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便利程度,鼓励回收资金用于新的项目建设。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和专业运营方等,发挥民间投资优势,提升存量项目的资产价值,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三是鼓励规范创新发展,促进民间投资转型升级。鼓励民营企业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去年,中国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的比重为56.5%。欧鸿表示,民间投资是投资的主力军。他指出,中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空间广,加上鼓励民间投资政策逐步发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新兴产业、新能源等投资机会持续涌现,民间投资稳定增长具备一系列有利条件。 以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为例,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孙伟表示,与传统基础设施相比,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具有主体多元化、规模多样化、运营市场化等特点。比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投资规模跨度较大,从几十万元(人民币,下同)到上亿元不等,且模式多样,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很多都是初创企业的小规模投资。同时,其商业模式更多依靠市场的自主选择,在这些方面,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完) 【编辑:宋宇晟】 |